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區及據點查詢

臺中市大肚區營埔社區發展協會
  • 編號
    43216
  • 社團名稱
    臺中市大肚區營埔社區發展協會
  • 社區人口數
    1,687 人
  • 成立日期
    083-07-22
  • 社團法人
  • 統一編號
    20401209
  • 區域內有無社區活動中心
  • 會址
    臺中市大肚區營埔里7鄰船頭六街82號 地圖查詢
  • 聯絡地址
    臺中市大肚區營埔里7鄰船頭六街82號
  • 聯絡窗口
    陳啓忠
  • 職  稱
    總幹事
  • 電  話
    0911376373
  • 理事長姓名
    楊漢浪
  • 理事長性別
  • 理事長電話
    (04)26933141
  • 理事長當選屆次
    第 6 屆
  • 理事長任期
    四年 自109-01-18至113-01-17止
  • 前任理事長姓名
    楊文進
  • 總幹事姓名
    陳啓忠
  • 會務認證通過
  • 會員數
    共40人 男:36人 女:4人
  • 理事數
    共9人 男:7人 女:2人
  • 監事數
    共3人 男:3人 女:0人
  • 工作人員
    會計:0人 出納:0人 社工:0人 其他:0人
  • 是否設置老人據點
    有  服務人數:120 人
  • 是否設置身障據點
  • 長壽俱樂部
    營埔長壽部
    男:124人  女:142人
  • 社區成長教室
    土風舞
    男:0人  女:8人
    歌友會
    男:18人  女:30人
  • 志工隊
    據點志工隊
    男:4人  女:30人
  • 志工人數
    共34人
    男:4人 女:30人
  • 已領冊志工人數
    34 人
  • 是否設置社區圖書室
  • 最近一次會員大會
    開會日期:112-01-13
    會議紀錄核備日期:112-02-17
    文號:中市社團字第1120015732號
  • 理事會及監事會召開情形
    每年應召開理事會2次;監事會2次
    112年   召開理事會0次;監事會0次;理監事聯席會1次
    111年   召開理事會0次;監事會0次;理監事聯席會2次
    110年   召開理事會0次;監事會0次;理監事聯席會1次
    全部年度 | 民國111年 | 民國110年 | 民國109年 | 民國108年
  • 年度 補助機關 計畫名稱 申請計畫名稱 補助金額
  • 民國111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環保志工績優社區觀摩 20,000元
  • 民國111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老人會文化績優社區觀摩 30,000元
  • 民國110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環保志工隊績優社區觀摩 20,000元
  • 民國110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老人會文化績優社區觀摩 30,000元
  • 民國109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環保志工隊績優社區觀摩 20,000元
  • 民國109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長壽俱樂部績優社區觀摩 30,000元
  • 民國108年 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推展社區發展工作計畫 環保志工隊績優社區觀摩 20,000元
  • 民國108年 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推展社區發展工作計畫 長壽俱樂部績優社區觀摩 30,000元
  • 民國108年 社會局(長青福利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整合性補助計畫 潛力型單位試辦計畫 10,000元
  • 民國108年 社會局(長青福利科) 衛生福利部108年度長照服務基金政策獎助經費申請作業規定暨獎助項目及基準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271,000元
  • 社區簡介
    1. 人、文、地、產、景描述
    近代的考古學家,在營埔調查挖掘,發現到石斧、石鋤、石鏃等石器,還有黑陶、彩陶等器物,可以知道距今約兩千至三千年前的時候,營埔這個1.地方已經有人居住,並且形成大村落,他們過的是安定的農耕生活。營埔原作「營盤埔」,地名當出自明鄭時期的屯田。蓋鄭成功於永曆十五年(1661),駐兵大肚(營盤內)。營埔即當時屯營所拓墾的埔地故名。今營埔巷86號有供奉媽祖的『福興宮』,相傳媽祖神像是從他處漂流至今廟前的圳溝,村人將之撈起來建廟的。居民多漳籍楊姓,以農為業,在未有王田圳前,以種甘薯為主業,現則普植水稻與香瓜、西瓜、蕃茄。
    2.社區推動服務項目及特色
    長期配合衛生所或臨近診所醫療資訊宣導,傳達給社區老人。
最後異動時間:2023-02-14 下午 05:10: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