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區及據點查詢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社區發展協會
  • 編號
    42202
  • 社團名稱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社區發展協會
  • 社區人口數
    1,102 人
  • 成立日期
    082-07-24
  • 社團法人
  • 統一編號
    13987613
  • 區域內有無社區活動中心
  • 會址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8鄰豐勢路國校巷26之6號 地圖查詢
  • 聯絡地址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豐勢路國校巷26-6號
  • 電子信箱
    s699185@yahoo.com.tw
  • 聯絡窗口
    留碧敏
  • 職  稱
    總幹事
  • 電  話
    (04)25810675
  • 理事長姓名
    劉光榮
  • 理事長性別
  • 理事長當選屆次
    第 8 屆
  • 理事長任期
    四年 自112-04-23至116-04-22止
  • 前任理事長姓名
    劉益雄
  • 總幹事姓名
    留碧敏
  • 會務認證通過
  • 會員數
    共77人 男:46人 女:31人
  • 理事數
    共9人 男:8人 女:1人
  • 監事數
    共3人 男:3人 女:0人
  • 工作人員
    會計:1人 出納:1人 社工:0人 其他:3人
  • 是否設置老人據點
  • 是否設置身障據點
  • 長壽俱樂部
    長壽俱樂部
    男:46人  女:52人
  • 社區成長教室
    成長教室
    男:0人  女:41人
  • 社區民俗藝文康樂班
    土風舞(創作舞研習班)
    男:0人  女:15人
  • 志工人數
    共0人
    男:0人 女:0人
  • 已領冊志工人數
    0 人
  • 是否設置社區圖書室
  • 最近一次會員大會
    開會日期:110-10-09
    會議紀錄核備日期:110-10-25
    文號: 中市社團字第1100124066號
  • 理事會及監事會召開情形
    每年應召開理事會4次;監事會2次
    110年   召開理事會0次;監事會0次;理監事聯席會1次
    108年   召開理事會1次;監事會1次;理監事聯席會1次
    全部年度 | 民國110年 | 民國108年 | 民國107年 | 民國106年
  • 年度 補助機關 計畫名稱 申請計畫名稱 補助金額
  • 民國110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福利科 各項老人福利活動、長青學苑、社區老人休閒活動設備補助 老人健康講座 16,000元
  • 民國110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客家粽情研習 30,000元
  • 民國108年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大甲溪發電廠馬鞍水庫清淤工作及土石標售案補助款 社區社團節能省電宣導活動 10,000元
  • 民國108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各項老人活動經費計畫 老人健康講座 16,000元
  • 民國108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社區健康講座、(成長教室)伯公走透透、土風舞律動活動 20,000元
  • 民國108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慶端午節活動 30,000元
  • 民國108年 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作業要點 五月五來食粽 40,000元
  • 民國107年 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作業要點 土牛客庄慶端午 40,000元
  • 民國107年 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作業要點 石岡客家庄文化活動 40,000元
  • 民國106年 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作業要點 山歌水調客家情 20,000元
  • 民國106年 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作業要點 土牛客庄飄粽香 40,000元
  • 社區簡介
    1.關於土牛村的地名由來,在不識者眼中可能只是一個地名,事實上它卻是處理源和問題最重要的防衛設施。土牛一帶昔屬平埔族巴宰海族的分布地域,康熙末葉中國廣東大埔縣客籍大墾戶劉元龍率族人,從神岡入墾此地。清廷在此立民番分界碑石,並築「土牛」(土壘)十九座,已禦「番害」,以此得名。社區裡有土牛客家文化館原是劉家宗祠伙房所在地,由清朝貢生劉文進所建。劉家祖先來自廣東大埔縣,在第十三代時來到台灣,而今已經是第二十五代,所說的方言是大埔腔。劉家以「豆腐」發跡,奠定了日後龐大的家族。土牛客家文化館以一座「活的客家文化館」為大方向重新定位與重建,包含四大展廳、外圍四戶現住戶、以及原有的周邊配置,其中裡面的伙房,是由前方的半月池和後方的化胎所包夾。半月池是個半圓,而化胎也是一個半圓,合起來就形成一個圓。化台的地勢較高,代表著給夥房後面有個依靠,也可以聚財。在往土牛社區活動中心的入口處,有一座「土牛」雕像代表社區精神象徵,一方面紀念早期來台開墾的客家先民,一方面也期望土牛所代表「任勞任怨」的精神與形象。
    2.長壽會、土風舞班,社區成長教室都有固定的時問進行活動。定時舉辦月會、山歌班、老人健康活動等。
    3.105年12月18日成立守望相助隊,夜間已開始巡邏。
  • 社區特色
    位於土牛里的土牛客家文化館的現址為石岡劉家夥房的遺址。劉家夥房原是石岡、東勢一帶規模最大的建築群,劉家枝葉茂盛,後代子孫繁多,是當地望族之一。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劉家夥房嚴重受損,經地方人士與劉家子孫的四處奔走與請命,統一各地紛歧的意見,終於讓劉家夥房原地重建,並同意地方政府取得地上權55年,原是原址重建為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
    除了將地震後搶救出來的珍貴文物照原位陳設,重現昔日風貌外,還增設許多平面與多媒體的展示資料,此外,年年場面浩大且對外開放的劉氏宗族祭典活動,讓許多人能更加瞭解客家文化與劉家夥房的歷史,並期將客家文化發揚光大。
最後異動時間:2023-05-24 下午 04:12: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