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社區介紹

臺中市太平區頭汴社區發展協會
  • 編號
    41130
  • 社團名稱
    臺中市太平區頭汴社區發展協會
  • 社區人口數
    1,986 人
  • 成立日期
    083-10-15
  • 社團法人
  • 統一編號
    94934243
  • 區域內有無社區活動中心
  • 會址
    臺中市太平區頭汴里7鄰北田路30巷32號 地圖查詢
  • 聯絡地址
    臺中市太平區頭汴里北田路30巷32號
  • 電子信箱
    agy45.john@msa.hinet.net
  • 傳真機號碼
    (04)22778558
  • 聯絡窗口
    江思涵
  • 職  稱
    理事長
  • 電  話
    0935222245
  • 理事長姓名
    江思涵
  • 理事長性別
  • 理事長當選屆次
    第 7 屆
  • 理事長任期
    四年 自109-02-29至113-02-28止
  • 前任理事長姓名
    呂隆源
  • 總幹事姓名
    鄒議慷
  • 會務認證通過
  • 會員數
    共80人 男:35人 女:45人
  • 理事數
    共9人 男:8人 女:1人
  • 監事數
    共3人 男:3人 女:0人
  • 工作人員
    會計:1人 出納:0人 社工:0人 其他:2人
  • 是否設置老人據點
    有  服務人數:30 人
  • 是否設置身障據點
  • 志工隊
    志工隊,5,36
    男:人  女:人
  • 志工人數
    共41人
    男:5人 女:36人
  • 已領冊志工人數
    41 人
  • 是否設置社區圖書室
  • 最近一次會員大會
    開會日期:111-12-18
    會議紀錄核備日期:112-03-31
    文號:中市社團字第1120045305號
  • 理事會及監事會召開情形
    每年應召開理事會2次;監事會2次
    112年   召開理事會0次;監事會0次;理監事聯席會1次
    111年   召開理事會0次;監事會0次;理監事聯席會2次
  • 年度 補助機關 計畫名稱 申請計畫名稱 補助金額
  • 民國111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111年度頭汴社區活動銀髮樂活木椅學堂 30,000元
  • 民國111年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科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輔導各區公所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經費補助實施計畫 111頭汴冬至搓湯圓享溫馨活動 20,000元
  • 社區簡介
    頭汴里位於太平市區的東側,東與東汴里為鄰(中埔三號橋),西與聖和里為界(龍寶橋),北邊緊鄰新社鄉的茄苳寮,南面與屬於頭嵙山地層的九九峰景觀區相接(南國巷小桂林);境內幾乎都是丘陵地,面積為19.3641平方公里,聚落分散在平坦的河階地,大致可分為粳仔寮坪、長埒福利社、龍舌仔、苦苓腳坪與田寮仔等聚落,因地理環境優越,有山有水景觀優美,使私人大小宮廟特別多,由於生態豐富也被美譽為台中市的後花園,人口劃分為14鄰,共686戶,計2331人(男1209女1122),居民原本大多數以務農維生,近些年來因受到農產品滯銷的衝擊,導致許多青壯人口選擇外移或轉業,使原本就日益蕭條的農村更趨向於老化。
    社區產業有枇杷、荔枝、龍眼、竹筍、香蕉、蜂蜜…等農特產品,各種農產品是地方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其中枇杷和荔枝更是頭汴坑最引以為傲的經濟作物,每年區(市)公所都會藉此辦理一系列的枇杷節及荔枝節活動,帶來不少路過的遊客人潮,尤其本里有一地名為磨仔墩的牛軛湖景觀,相傳是日據時代最早由日本人引入茂木和田中枇杷的試種區,爾後台灣的枇杷都是由此地以空中壓條法移植出去的。
    社區主要道路以長龍路(136線通南投縣國姓鄉)、北田路(中99線通本市新社區)貫穿,山區產業道路因沿線景色怡人、綠樹成蔭、好山好水,是自行車愛好者奔馳健身及親子登山健行的熱門選擇,適合發展為運動觀光休閒路線。
    歷史文化資源-基督教:溪水邊教會。佛教:大悲功德林。道教:龍奉宮、太白仙宮、金鋒宮…(大小宮廟約100間以上)、挖寶遺址、福利社的故事、砂岩橋…
    *藝術文化資源-林記石雕藝術工作坊、大地藝術工作室、藝峰立體雕塑藝術工坊…
    *產業美食資源-磨仔墩故事島、阿娥土雞農場、大地風情、邱記養蜂場、長龍野鹿場、茗豐養鹿場、潮祥養鹿場…
    *水資源-頭汴坑溪、北坑溪、東坑溪、曾經測試過的碳酸鈣冷泉
    *自然生態資源-100年及200年的老芒果樹、100多年老龍眼樹、荔園大鳥榕樹、大小中坑螢火蟲生態區;植物653種、昆蟲585種、鳥類94種、兩棲類17種、
    *景觀資源-五龍山神社舊址、阿財伯童幻花園、磨仔墩牛軛湖景觀(枇杷的發祥地)、長龍吊橋頭、古早味甘仔店、福利社老吊橋頭、砂岩橋…
  • 社區特色
    社區特色-關懷據點-到了週三、週日,就會看到40幾位爺爺奶奶七早八早或搭著公車,或輕鬆地在山林田野間散步到活動中心報到,每週這兩天是社區長者團圓的日子,找老朋友聊天,練練身體,作作手工藝、捏捏黏土、剪剪貼貼、動動跳跳,再吃ㄧ頓美味的午餐…臉上洋溢著幸福ㄋㄟ;頭汴社區因位於山區,平時年輕人都外出賺錢,老人家自己在家就隨便吃無足夠營養,社區有了據點,除提供老人一個休閒好去處,又提供營養的飲食,照顧他們的健康,頭汴社區真的好棒!
  • 社區採訪
    108年度臺中市社區培力中心及社區行銷計畫
    臺中市太平區頭汴社區發展協會-高調的隱士,136上的奇蹟
    梁嘉純╱臺中市太平區頭汴社區發展協會文書
    2019年8月15日

    枇荔龍冬,頭汴四季

    超過20平方公里的深山野嶺,只有2,100人住,地廣人稀、「野」深人「淨」,是它的最佳寫照;枇杷、荔枝、龍眼、冬筍對應四季農作,物產豐饒,亦是它的真實樣貌;生態多元,山林裡彩蝶紛飛,更是它施展給人們的美麗魔法;它的名字叫頭汴社區,一個躲在臺中頭汴坑山區的隱士,一個越靠近它,越覺得寶挖不完的地方。它沒有與別人相似的異曲同工之妙,只有獨一無二的個性美,廣闊的面積與林地加上稀少的人口造就了城鄉發展上極大的殊異性。

    定位清楚,孤芳不自賞

    頭汴位於太平區的東側,交通要道有2條,一條是北田路,另一條是長龍路,同時也是許多居民、機車與自行車友口中鼎鼎有名的136縣道,頭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兼頭汴里長江思涵表示:「像頭汴這樣的山林裡,農產必須結合生態與觀光休閒,有產業才能支援社區老人跟兒少的福利服務,這同時也是社區發展主軸」,在清楚的定位下,業務蒸蒸日上,不須特別費心解釋,做的好自然有人會替你宣傳,里辦公室資源結合發展協會團隊在頭汴地區耕耘9年多,其老人關懷據點已經是136線道沿線的聖和、東汴二地社區長輩搶著排隊參加都還進不來的搶手地了,可以說是整條136線道上最閃亮的星星,隱士想要低調都很難呀。

    蘿蔔蹲、蘿蔔蹲、蘿蔔蹲完出國玩

    做蘿蔔糕可以做到出國去玩,你在跟我開玩笑嗎?這一點也不假,這是頭汴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志工隊獨有的福利,也是頭汴社區引以為豪之處。因為懸殊的老少人口比,所以主要福利服務二大面向為老人與兒少,分別是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及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

    其中為了支援據點的穩定運作,一群有著廚師證照的志工媽媽們卯起來獻上廚藝,逢年過節有事沒事就做起蘿蔔糕、芋粿、粽子等等,把做好的這些東西拿去義賣,幾年下來,為社區積攢了一些福利基金,除了大部分作為每週二次據點照顧長輩們時運作無虞的用途,剩餘的一小部分,就拿來補貼辛勞的志工們出遊的經費,現在志工隊成員平均可是每二年可以出國一次呢!

    生態X騎跡X雞蜜

    因發展定位上以農業及生態為主體,江理事長申請了農村再生計畫,為頭汴的發展在生態復育、農產行銷上做了明確的規劃。生態上進行專業性的調查、整修蝴蝶生態步道,為復育蝴蝶做準備,此外,蜥蜴、守宮、黃金蟒更是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中,小朋友上自然生態課的示範教材;另外,針對產業行銷上,為了不與官方的太平枇杷節打對台,特別針對荔枝做了一系列的活動,107年的荔枝騎跡,讓大家邊騎邊吃,浸沐在136自行車道的自然風光裡,還能享用著頭汴的農產,讓大家遊玩的同時認識頭汴;而108年規劃的荔枝雞蜜則是透過在荔枝林下飼養雞,同時輔以黑水虻的飼養,幼蟲會吃雞糞,成蟲則變成雞的飼料,形成生態上的循環經濟,並搭配在地的蜂農一起行銷;頭汴善用物產與自然條件促成了循環經濟的推廣,不僅深具獨特性,更為在地產業與生態的永續著想做了最佳的示範。
最後異動時間:2022-07-11 下午 04:20:4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