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 影音專區 > 臺中市烏日區五光社區發展協會特色短片
期先民來台拓墾時,一般五甲土地以一張犁來開墾,面積共25甲因而有五張犁之稱。在清末與日治時期,當時行政區域為藍興堡的五光
社區,村鎮一直有著延續的傳統稱呼,從清末時期的五張犁庄到日治時期的五張犁;也因於五張犁附近匯流入烏溪水系,鄰近著有運河用
最後異動時間:2019/11/6 下午 04:01:00
影音專區 > 影音專區 > 臺中市烏日區光明社區發展協會特色短片
光明
社區早期為農業型
社區,是平埔族分佈地,早期叫做「阿密哩」,是土著的譯音。然而現今平埔族早已不存在,留下的基礎仍是漢人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伴隨著產業發展,
社區內有為數不少的產業進駐,大多是以製造業為主,如鋼鐵、鑄造、汽車零件等產業,發展
最後異動時間:2019/11/6 下午 04:01:00
影音專區 > 影音專區 > 臺中市烏日區學田社區發展協會特色短片
來由文雅,據說當時陳姓長老為普及子弟教育,設置若干田為「施田」,將收入的租金充為貧寒子弟就試川資,「學田」之名由此而來。
社區居民以陳姓居多,大致分佈在山頂仔、崙仔、腰丸仔、番仔井等地。
古今交錯的族群轉譯
學田
社區因為近代烏日產業發展規
最後異動時間:2019/11/6 下午 03:50:00
影音專區 > 影音專區 > 臺中市烏日區成功社區發展協會特色短片
成功
社區位於成功嶺,舊地名叫做“頂勞胥",是平埔族的舊稱,一直到了清末日治初期,分出了包括「下馬厝」與「厝仔」二個聚落。成功
社區又以下馬厝作為一個現代化轉型的基礎;然而在日治時代被稱作為“下馬厝"的地方一直作為馬術訓
最後異動時間:2019/11/6 下午 0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