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日社區在地理位置上,有著豐富的川流樣態,包含鄰近大里溪、烏溪、貓羅溪、筏子溪諸多河流,在八七水災以前還具有上述河流匯合成日狀的湖泊,將其打造河流運輸中心的“湖日港"(節錄自試撥烏雲喜見日 ─烏日地名之謎) 自古以來結合了農務與港務的地方任務,也形成一個具有歷史底蘊的鄉鎮聚落。
昔日港務休憩站的華麗轉身
隨著時代變遷,下街仔的港務使命漸漸褪去;在現代都市規劃的發展下,仍扮演著運輸中繼點的重要角色,昔日的湖日港,現今建設了高鐵台中站、台74線快速公路及跨烏溪的烏日大橋,形成一種以“交通效率"為特色的地景。
融合傳藝的說唱發展社區文化
經過各時代的時空流逝,湖日社區的居民,透過社區場域,凝聚了共好、共生、共創的公民意識,並發展出戲劇表演,作為地方代表性活動之一,結合早期生活故事與地方神祇的佳話,演繹湖日地方文化,凝聚社區意識,傳承在地特色與文化。
今(108)年度拍攝社區行銷影片選擇以台灣特有的民俗活動「神明繞境」作為主題;地方居民與耆老們攜手詮釋各種角色,從主神“王母娘娘"再到守護神四大天王、仙女、神獸,最後繞境祈福社區完成後,回到地方信仰中心“寶興宮”。 透過影像與自媒體平台結合,翻轉社區文化保存形式,加入人文巧思的拍攝,使傳統文化的呈現更增添色彩。